韋禮安也懂ETF? 透過ETF建立一個股票80%、債券20%的投資組合

圖片來源: ETtoday

韋禮安: 「扣掉每月生活費,幾乎80%收入都放在經營公司與ETF投資上。」他坦言,當歌手又開公司,職涯上已承受相當高的風險,因此投資上應選擇相對穩健的ETF。其實早在13年前,剛上大學的韋禮安就在父親的規劃下,開始定期定額買基金,直到現在都還持續扣款。出身書香世家的他,父母皆是外文系教授,「家人在投資理財上很保守,當初也是先跟爸爸討論,才慢慢開始投資海外ETF。」韋禮安解釋。

我認為韋禮安的投資觀念真的不錯,他知道藝人的職涯風險也知道投資指數型被動ETF的必要性。許多人都喜歡投個股,但我仍認為你投資組合裡面大部分應該以投資被動型的指數ETF為主,個股偶爾手癢投資即可。

投資組合裡面除了配置股票型ETF,也應該要有債券型ETF,用來降低你投資組合的波動度。投資組合裡面,股票型與債券型ETF的比重應該各配置多少主要還是看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,若你現在還年輕,風險承受能力高,投資組合全部配置股票型ETF也沒問題。一般來說投資組合裡面股票型與債券型ETF的比重分配,最簡單的方法可以用你的年齡來做參考,也就是說當你年紀愈大,投資組合宜愈保守,債券型ETF比重就要愈高。假設你現在20歲,那你的投資組合可以配置20%的債券型ETF、80%的股票型ETF;若你現在80歲,那你的投資組合可以配置80%的債券型ETF、20%的股票型ETF。隨著你年紀的增長,慢慢提升債券型ETF在你投資組合的比重。

要將你的投資組合維持你所想要的股、債比例,必須定期執行「再平衡」的動作。假設你希望你的投資組合未來一段時間都維持20%債券型ETF、80%股票型ETF的配置,那麼你可以每一季都按照股8債2的比例投入資金購買ETF。假設2019年年底時,你投資組合裡面有80萬台幣的股票型ETF、20萬台幣的債券型ETF。到2020年底,因為股票上漲、債券下跌,使投資組合股票型ETF上漲至90萬台幣、債券型ETF減少至18萬台幣,你投資組合的股、債比例變成83.3%(90萬/108萬)、16.7%(18萬/108萬),這時候要執行「再平衡」,使你投資組合重回股80%、債20%的比例,股票型ETF要從90萬降至86.4萬(86.4萬/108萬=80%),債券型ETF要從18萬增加至21.6萬(21.6萬/108萬=20%),那麼你就要賣出3.6萬的股票型ETF、買進3.6萬的債券型ETF。

聽到這裡,大家是否覺得要定期執行「再平衡」的動作很麻煩呢? 其實還有一個更簡單的方法,那就是只買一檔AOA ETF,這檔ETF會自動執行「再平衡」的動作,使AOA ETF永遠維持股80%、債20%的比例。若是想自己執行「再平衡」策略,可以投資VTI、AGG這兩檔ETF,VTI是投資整體美股市場的ETF,AGG是投資整體美債(包含公債、公司債)市場的ETF。

下面我們來看看,2008年12月到2020年7月,定期定額只買一檔AOA ETF VS定期定額買VTI、AGG這兩檔ETF並自己執行「再平衡」使投資組合維持股8債2比例的績效差異。我們假設這段期間每季都投入1,000美元的金額。定期定額只買一檔AOA ETF到2020年7月會成長至89,705美元,金額加權平均報酬率(money-weighted rate of return)為8.72%。買VTI、AGG這兩檔ETF到2020年7月會成長至106,296美元,金額加權平均報酬率(money-weighted rate of return)為11.43%。

表格來源: jackieinvest整理, Portfolio Visualizer

這樣看起來,定期定額買VTI、AGG這兩檔ETF並自己執行「再平衡」的績效、波動度優於定期定額只買一檔AOA ETF。造成這樣的原因在於,AOA幫你自動執行「再平衡」,因此他的管理費也收得較高(0.25%)。相較之下,VTI、AGG的管理費只有0.03%、0.04%。因此,雖然AOA看起來績效比較差,但是若沒有時間自己做「再平衡」,採取懶人投資法,定期定額買AOA ETF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