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一度的巴菲特股東會又來啦! 不論你是否認同老巴的看法,他的意見都有許多我們可以學習、參考的地方。我自己對這次股東會有幾項看法:1. 被動投資、分散投資。2. 美股仍長期看好、債券對投資組合的重要性。3. 即使你想撿便宜,也不要投入太多資金想撈這些股票的底,很多人覺得大公司落難的時候是最好的買進時機,那或許可以看看德意志銀行股價從金融海嘯以來的表現。4.借錢投資可以,除非你能達成三項條件。
最近10年台灣興起「存股」的風潮,其中又以銀行股最受到股民青睞。以官股銀行龍頭兆豐金2886、民營銀行龍頭中信金2891為例,過去十幾年其股票總報酬率跟大盤台股加權指數相比斯毫不遜色,兆豐金的表現甚至贏過大盤。既然在台灣存銀行股的績效這麼好,那國外呢?
許多朋友聽到投資理財可能第一個直覺反應就是投資股票,其實股票只是眾多投資工具的一種,而大家最常聽到的台股也只是股票的其中一種。投資工具大約包含股票、債券、房地產、外匯、原物料、藝術品這幾項。股票、債券算是一般大眾比較能夠參與投資的工具。房地產雖然單價高,距離我們好像很遙遠,但是一般大眾其實也可以透過REITs(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)去投資房地產、當包租公。